作者:小方 【把本文放到收藏夹】
国际开源技术在国内云计算平台快速落地并成为主力,国外厂商努力构建云生态产业链。公有云计算服务及企业数据中心云化进程的加快,都为他们大规模落地中国市场提供了条件。
随着虚拟化和云计算的普及,开源技术已为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所接受。开源平台应用不断广泛。企业级Linux客户也日益倾向于使用系统管理软件来提升安全并保持合规,以更好地预测和控制成本。这推动了开源平台深入应用逐步实现本地化落地。
在数据存储集群化、高性能计算、分析与移动开发等领域,开源已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推进,大多数用户都倾向于在混合架构上部署企业应用。未来,开源云生态系统构建将不断深化,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过及混合云市场转化将成为他们的主要市场。
用户越来越意识到构建开放混合云平台,才能解决业务高峰期时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才能灵活调配私有云和公有云的资源。解决开放混合云的兼容性问题,使得KVM、Linux等开源技术成为必选。
主流技术开源软件厂商将主打市场将定位于开放混合云市场,他们将业务重心放在帮助企业用户如何实现从公有云到私有云应用的平滑切换上。
为进一步加快中国开源软件市场走向普及化,国外厂商策略重在强化与本地化的国内ISV及IT公司的合作,拉近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距离,构建丰富多元的云生态产业链。以此使得开源技术将逐步渗透到从IaaS到PaaS的各个层面。
最近开源技术视频解决方案平台Kaltura获得来自于SAP等公司的4700万美金投资,其将对中国等地区提供相关报务。而微软于年初也在上海也成立了其“开源”子公司。
日前,SUSE 宣称在在其新渠道计划中,通过支持SPA HANA版SAP Business One的基础设施软件上,获得了旗下400家渠道客户的拥护。
通过开源,VMware已从大企业扩展到更广泛的中小企业,其Zimbra已在国内如教育行业等应用比较广泛。
Linux 对用户的现有IT 系统的优化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无论是云计算还是虚拟化,Linux 技术已能顺利完成“on demand”按需而制。这对大规模部署IT基础设施的用户而言更具吸引力。
据了解,SUSE Linux针对合作伙伴的培训是免费提供。2013年5月,IBM在北京成立全球首个IBM Power Systems Linux中心,借助中心的专家、技术和市场资源,推动Linux在中国的发展。在该中心的帮助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550个新应用移植到PowerLinux平台。2013年9月,IBM再次为Linux投资10亿美元,专门用于支持Power Linux的发展。
2014年,在主流服务器厂商纷纷转向开源,并积极参与各个开源项目的推动下,开源新生态系统将逐步完善。
与此同时,IBM Power生态系统进入关键的年。IBM已成立OpenPower联盟并开放了Power芯片知识产权,并正在进军为下一代超大规模云计算数据中心而铺开战局。同时,IBM正在着力于Power Linux,在中国市场结合众多增值伙伴的应用技术,大力推广基于其Linux预装伙伴应用软件。
开源软件领先厂商红帽早就重新定义软件开发模式及消费方式。2014年,以“Open Source”为基因的红帽计划构建更具本地化特征的生态圈合作,而对这一核心策略的重视程度将不低于其对产品技术方面所做的投入。
同时,红帽不断完善其混合云产品体系,即PaaS平台Openshift、企业级中间件JBoss、混合云管理平台Cloud Forms、企业级Linux产品、针对大数据的横向扩展存储Gluster、基于KVM的企业级虚拟化产品等。接下来,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平台的趋向与OpenStack集成,以实现基于云且对敏捷性要求极高的全新部署模型。
在公有云服务领域,大多数的底层架构均建立在Linux操作系统之上,而且业界也不断呈现出其他操作系统朝Linux系统迁移的趋势。
与此同时,2014 年OpenStack正在步入落地,并获得更多用户认可。OpenStack作为一款跨行业的开源云平台,已获得来自红帽、Rackspace、美国宇航局以及惠普等多家企业及机构的代码贡献。甲骨文已将OpenStack引入其云方案中。
OpenStack在中国市场也将快速发展,并将逐步成为替代用于数据中心业务流程的商业软件。随着OpenStack日益产品化,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及服务提供商将转而采用该平台,从而使得OpenStack成为继Linux之后最成功的企业级开源技术。
由此可见,2014年,公有云计算服务的进一步普及化将对私有云带来一定冲击作用。由此,企业的数据中心云化过程将加速发展,而open source必将成为市场主流。
一直以来,主流开源软件技术厂商一直期待通过服务获得永久收益,这一模式在中国市场并不顺利。由于开源运营模式是通过SaaS 与传统软件解决方案完成定制化,厂商必须借助于SI/ISV大规模推动才能进入广阔的市场,而不能通过技术捆绑作应用推广,从而大大增加了落地难度。厂商必须着眼于软件平台以外在营销模式上进行创新。
在集合了公有云、私有云以及物理架构的混合架构的新热点市场中,开源厂商的PaaS战略将随之逐步清晰,为开发者和ISV提供开源的云开发平台也是他们占据中国企业市场的主要的策略之一。
所以,未来以国外厂商为主导,主流开源技术厂商进一步导向与新的合作方建立持久合作。如与国内行业大型服务商展开紧密合作。此外,他们在日益强化开源软件合作伙伴认证数量的同时,更加强调渠道合作伙伴质量,着重发展有解决方案能力的合作伙伴。
上一篇:大数据应用推动企业云存储快速落地
下一篇:方联城“脱壳”
新闻串烧
东说西说
·凡客迷失
微信圈子
关注互联网